* 新聞詳情- */>
管理心得體會
——胡海龍
管理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從黃埔文沖公司到重工公司,再到各部門,都有年度責任目標和各種指標的考核,以及管理提升的計劃(產值、利潤等),各部門如何圍繞全面完成公司及部門各項目標指標和推進部門內部各項管理提升,樹立員工的信心至關重要。部門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員工就是根基,假如公司和部門的各種指標只有少數人知道,那完成年度任務將大打折扣。那么怎樣讓部門的員工一起完成工作目標,我覺得要做好以下幾點:
1、提高員工的歸屬感
打個比方,全體員工好比是一杯水,純凈無味,如果你在杯中放一粒糖,水就是甜的,你放一粒鹽就是咸的,放一粒藥就是苦的。所以,面對員工,我們要做好正面引導,加強典型宣傳。讓每個員工對公司的發展、規劃有信心,要通過公司發展典型事例讓每一位員工潛移默化地對公司的發展富有信心和歸屬感,要有家的感覺。前幾年,公司一窮二白,但全體員工秉承著對公司發展的信心,從幾千萬做到現在年產值5點多個億,經營接單十多個億,有了自己相對固定的產品和品牌效應(如:LG廠房鋼結構、廣珠澳大橋鋼圓桶、橋梁、風電項目等),現在又有了中山基地。這些都是大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但現在已經成為了現實。因此部門要引導員工以作為公司的一員而自豪。
2、提高員工的爭先感
近幾年,公司在行業的形象、產品、競爭力等都在逐年上升。作為公司的一份子,我們要讓每一位員工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充滿信心,在本職工作中爭當先鋒作表率。部門要利用好公司各類評先載體,通過加強對員工身邊人物、身邊事的宣傳報道,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在利用好激勵載體的同時,我們要增強員工的被認可感,因為有時獎勵可能還不如管理者對員工的一句表揚或拍拍肩膀說一聲“辛苦了”。比如,公司制作的風電導管架、鋼圓桶等大型項目,如果有人說起這是重工公司制作的,作為公司的一員,聽到別人這么一說,你肯定會說你有份參加,當時做得多么累、多么苦,困難有多大,付出了多少艱辛等等。當你用言語來表達當時狀態的時候,你講出來的是一種自豪感和幸福感,因為你經歷過才懂得成功來之不易,這是通過自已擼起袖子加油干出來的,所以部門要注重引導員工樹立對公司發展的信心和正能量的傳遞。作為管理者,既要安慰、安撫好下面員工的抱怨并做好動員,也要承受得了上面的壓力(公司、業主等),不能簡單粗暴地傳達罵人了事。管理的“管”字,我個人的理解是:上面竹節頭,說明是有刺的,管理不好做;中間有個保蓋頭,說明你要頂得住壓力;下面兩口,既頂住上面的壓力,又要做好下面員工的思想工作。因此,要發揚公司的形象和重工文化的正能量。
3、跟員工溝通做到虛心(虛心能聽到員工真實的心聲和真實的反饋):抱著學習的態度、心態與員工溝通
我是2017年6月份到機加工部,之前我主要是和船體結構打交道,對機加工僅僅是接觸了面上的東西,很多東西也不熟悉。因此,我從到了機加工后,基本每天都會帶著問題到現場去請教老師傅(高級技師等),因為機加工部的老師傅們,在加工經驗,技巧、工裝的使用,工具的創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而且有的創新工裝、工法非常實用,但很多都是自己在用,沒有推廣,也沒有共享。通過兩年多的時間與他們接觸,彼此之間了解、互信,使得部門在復合工種的推廣、推進中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正因為有了溝通這條橋梁,不同的設備工裝、工具不斷改進,不斷推廣和完善。同時,這也讓我個人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使我們收集到很多員工真實的心聲和想法,才有了機加工部“微黨課下工班”及“我們工班在進步系列“等,更進一步說明加強員工建設和溝通,就要多深入現場,學會發現問題,要不斷策動管理改進與工法創新。這是部門工作的基礎,更是讓員工發揮積極性的磐石和發動機。
4、讓員工干活要做到放心,提高全員的服務意識
讓員工干活放心就要求我們工藝技術、主管、工班長及輔助人員做好服務。明確公司、部門的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提高生產前、生產過程中的服務意識。始終同員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員工著想,為員工解決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這樣員工更容易被接受、被認可,在開展工作中更能得到員工的支持和配合。因此,管理者、工班長等要想在員工中真正樹立起威信,就要讓一線員工和施工隊滿負荷生產,做到干活不等、不靠,部門的工藝技術、主管、工班長及輔助人員都要圍繞項目和中心工作開展工作,讓員工及施工隊在施工現場隨手拈來,減少員工的無用功,讓員工和施工隊可以輕裝上陣。因此,首先技術工藝要在開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及關鍵控制點,做好施工風險防范;其次,主管對場地資源、工藝流程及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要及時反饋處理;最后,工班長要按照圖紙、工藝技術要求、主管計劃實施執行,工班要保證日常派工的有效性,讓員工上班后不找這不找那,這樣效率才高。
5、請教員工要有誠意:
(1)帶著問題去請教。做什么事情最容易?向別人提意見最容易。做什么事情最難?管理自己最難。將心比心,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缺點,善于發現、引導每個員工的優點和長處,對缺點可以在平時溝通中提醒或會上點名鞭策,因人施教,讓員工真正發揮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讓有缺點的員工及時改進,知難而上。
(2)發揮員工優點,提高生產效率。對部門有技術、有想法的員工,通過不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座談、交流等方式,讓員工多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和優點。比如,利用我們的技師創新工作室,日常培訓,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氛圍,讓員工與員工之間有相互競爭的能力。
6、對待員工要有善意(不是讓你做好人,而是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1)思想要通。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公司和部門短、平、快的節奏會越來越突現,這也是搶占市場先機的機會,部門也會靈活多樣地對員工、項目作相應的調整,比如復合工種的推進等。因此,更要與員工多溝通交流,做通員工的思想工作。要讓員工統一思想、統一平臺,讓積極主動和表現不好的員工拉大績效差距,形成鮮明對比,因為有對比才有“傷害”,才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才有主動工作的動力。
(2)行動要實。說一千次不如干一次。部門、工班的日常工作標準要實;員工按不同業務分工制定分配辦法要實;工作要定量(主要是部門的經營人員、技術工藝人員、工程主管人員),按業績指標進行考核要實,讓非一線員工能清楚地知道崗位職責;怎么做、做什么、有問題向誰反饋要實。在生產過程中,肯定會碰到形形色色的問題。比如,我們的項目或機加工等從開工到完工交付,都要經過很多的工序和流程,能不能按計劃完成,主要是靠團隊(管理者)每天深入現場對各個工序之間的銜接核實是否按計劃完成。在生產過程中,計劃不如變化快,關鍵是要體顯變化后我們管理者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快速處理能力。從工藝技術、施工方案、工裝準備、人員安排,每道工位的轉序會出現的應急預案,我們都要與員工提前交好底。
(3)難點要攻。對機加工來說,隨著公司對船舶節能的重視,現有機加工固定的產品,舵葉、掛舵臂制作、加工/拂配的優勢會慢慢失去競爭力。目前,船舶興起精藝舵、扭曲舵,如果我們僅僅會制作、加工/拂配是會淘汰的,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設計能力的提升。今年,二部、三部的精藝舵、扭曲舵有10多艘船都是整體打包,每艘船的價格都挺高(此舵葉制作、加工/拂配并不復雜)。因此,如何推動設計部或建立怎樣的方式與設計院所聯手,進一步提高固定軸/舵系加工制作產品的競爭力是迫在眉睫了,這將是機加工部要花大力氣去推進的事情。
7、獎罰制度要真(對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工藝、生產策劃、施工質量、管理效率都要建立獎罰分明的制度)
(1)技術工藝。必須減少技術人員圖紙的出錯率,提高套料的利用率。
(2)生產策劃。①要提高編排計劃的人員對項目圖紙、相關節點吃透的程度、對項目特性的了解程度、對技術要求的熟悉程度;②工程主管對項目資材到貨、場地資源配置、生產流程的工序、突出問題及難點要清楚知道,并讓施工者在不同的工序中將不同的資源、工裝等配置到位,減少現場的無用功。
(3)施工質量。①首先要讓施工者清楚項目施工的難點、突出問題和構件加工的技術要求;②對特殊的技術要求應在圖紙明顯處標注,并在交底會重點提醒,這樣方便在項目開工前做好點對點的針對性培訓。
(4)管理效率。①要建立技術工藝、工程主管、施工者快速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渠道,點對點負責;②加強橫向、縱向溝通的協調能力,因為從經營接單到圖紙發放、資材采購、生產組織、完工銷售、銷售收款,不同部門站的角度不一樣,會使部門之間存在管理真空;③提高單臺設備使用率和人均效率產能(機加工場地面積7200平方,設備51臺,人員64人),提高每臺設備、人均的效率產能和成本的控制占比;④確認單臺設備的負荷能力是否飽滿,能創造多少產值;⑤加強工法創新、工裝改造,提高設備功效。
(5)按勞分配要真。建立各業務人員的分配方案和考核制度要真。①非一線人員的分配制度要真,按不同業務分工制定分配辦法,定目標定量(主要是部門的經營人員、技術工藝人員、工程主管人員),按業績進行考核;②一線員工的分配制度要真,保證定額工時的準確性,通過人員復合、設備固定、每天按派工卡進行量化,減少外委,讓員工多勞多得;③復合工種,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根據部門的工作需要開展一專多能培養計劃,培養能車、能鏜、能鉆的復合員工,構建平衡工班,打破按工種劃分定員定崗,在復合工作中讓員工多勞多得,開發員工的潛力,引導他們從單一技能向多技能轉變,通過復合工種互調優化組合,人人可以當師父,人人都能做徒弟,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從重講授轉向重實操,把生產現場變成實操培訓場,搭建復合型技能人才平臺,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
在線客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