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詳情- */>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是代代相傳、相互濡染、言傳身教的家庭風氣,是一種的教誨、囑托、傳承,是一個人受到的最原生、最基本、最經(jīng)常的正能量教育,是我們立身做人的基本行為準則。家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孕育出的傳統(tǒng)美德的現(xiàn)代傳承,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關于家風,總書記的要求很明確,他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傳承。自古以來,文化家庭都講究 “家風”傳承,很多歷史上曾經(jīng)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jīng)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后世學習的典范。
好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東西,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堅強、樂觀、誠實、善良,謙讓、團結、友愛。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有一戶讓人羨慕的好鄰居,他們家有姐弟三個,有個孩子和我年紀相仿,我們既是好鄰居又是好朋友。她的父親是一名退休教師,母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他們正直、善良、勤勞、樸實,待人熱情真誠。那時候,她的父親年年帶初三畢業(yè)班,工作忙,母親一個人在家?guī)е麄內齻€,還要照顧她的爺爺,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她很少聽到母親的抱怨,母親總是樂觀堅強地笑對生活,把他們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對他們三姐弟的學習要求也十分嚴格,總是叮囑他們在學校要刻苦學習、尊敬老師、友愛同學。雖然自己那么勞累,但只要有時間,她還會經(jīng)常幫助周圍鄰居。
她的父親也是如此,只要我們村誰家有事需要幫助,他會第一時間前去幫忙。他經(jīng)常告訴孩子們,和鄰居之間要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她父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那時候,各家各戶的經(jīng)濟條件差,有些家庭的孩子甚至上不起學,如果她父親知道了,就會上門勸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有時,他還會從本不富裕的家中拿出錢物接濟他們,對在他學校上學的孩子,即便和學校打欠條,也要盡量讓孩子有學上。有些家庭實在過意不去,登門道謝。她父親總是說,“只要孩子有出息,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父親的做法對他們之后的成長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參加工作后,我的發(fā)小也成了光榮的人民教師,她用良好的工作作風去影響感染她的學生,讓她的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長,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學業(yè)有成的同時學會如何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益的人。在家里,她是一名普通平凡的母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孩子剛來到人世間都是一張白紙,涂成什么樣的圖案和色彩,父母能否把自己家族中流傳下來的家風傳遞給孩子是重要因素。在這一點上,她和她老公的觀點完全一致,他們認為積極、良好、嚴謹?shù)募绎L,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子女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要有上進心,學習要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一個誠信、正直、樂觀、善良、懂得謙讓和感恩、充滿愛心的人。我們的父母這樣教育我們,同樣,我們也希望它能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傳承。家風需要我們每一個成員去踐行,并且代代相傳,這樣就能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也會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謝祚雄)
在線客服咨詢